返校授課(教學實作) 為最大化本計劃教案開發受益的學生人數,團隊亦積極募集計畫種子教師。鼓勵種子教師參加研討會後,返校於課餘、假日等非正課時間進行教案推廣,將計畫開發之教案,帶進班內進行實際教學。計畫開發之教案均已上傳至雲端教案資料庫供自由下載連結,提供雲端教案資料庫的共享通知,供教師自由下載教案內容,強化計畫實質的擴散效益。此外,雲端教案資料庫中,除了歷年計畫團隊開發之教案,亦有將計畫過往訪談的業界傑出女性科學家及工作者整理為專訪文章,作為教師教學的補充教材。 歷年開發教案 透過遊戲、繪本、動畫等多元媒介引導且跨域的教學活動,與教師在校園大力推動性別平等,破除學生們的刻板印象,增進女學生學習數理的信心。從教師繳回的授課報告中,可看見同學對於本計畫所產出的教案內容展現高度興趣,充滿趣味與互動性高,納入現下與AI相關的教學工具,引入多樣化的學習素材,如:AI工具模擬實驗情境、影片、線上互動問答等,設計出豐富有趣的教案,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與成就感,新興的教學工具也促使老師重新反思自身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嘗試更有效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工具。整體而言,計畫團隊辦理之返校授課,受到教師良好的迴響,並獲得教師及學生肯定。老師們大多能因同學們的特質跟反應,微調課程內容,以提升同學的課程參與度,並為此提供許多寶貴的教學回饋及建議,作為團隊未來在教案開發上的參考。並藉由混合性別共同上課,除了能感受到教案設計上,激發女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之外,也期望藉由男學生的參與,進一步弭平性別刻板印象,降低未來可能發生的歧視。 國小組返校授課-人人都是科學家 國小組返校授課-超女力霸王-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 國中組返校授課-關鍵少數 國中組返校授課-古生物探秘 返校授課 部分教師質性回饋|國小組 在《人人都是科學家》的教學歷程中發現,激發學生對科學與數學的興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通過有趣的案例和互動的活動。例如,本教案設計了一個與女性相關的探索性思考,讓學生親身查驗科學統計,從而引發她們的理解和注意力。同時,學生也能注意到,到真實生活中,存在男女科學家比例的失衡問題,讓學生思考背後的意義。另外,善用資訊輔助教學和遊戲,還能豐富課堂的內容,使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可以用Kahoot的題目設計,透過遊戲式的引導,來鞏固學生的知識。總體來說,通過教學活動、和遊戲式問答等方式,可以創造一個啟發性和互動性強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女學生對科學和數學的興趣,提供對於未來發展的契機。 本課程旨在透過結合價值探索、理財知識和職業規劃等元素,為女學生提供一個全面的學習體驗,不僅讓她們對科學領域產生濃厚興趣,還學會如何將科學興趣與理財規劃相結合,實現未來的理想生活。課程中引導女學生探索自己的價值觀,讓她們認識到科學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實現個人和社會價值的途徑。課程中藉由介紹成功女性科學家的事蹟,激勵學生追求科學事業,讓她們意識到自己在這個領域中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課程還將理財教育融入其中,教導學生理解收入和支出的基本概念,幫助她們思考並計算實現理想生活所需的成本。這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經濟獨立能力,還能讓她們明確未來的生活目標,為之努力奮鬥。最後,課程還將通過職涯探索,讓學生了解不同科學職業的薪資範圍和職業發展前景,幫助她們建立科技職業動機。透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興趣和職業目標,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這項課程不僅提高了女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還幫助她們掌握了理財知識和職業規劃技能,為她們未來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激勵學生,讓她們在科學領域中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實現理想生活。作為一位國小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深感女學生對科學和數學的興趣培養至關重要。在課堂中,我想我們可以鼓勵女學生多參與實驗、多觀察和多探索促使她們能多多與科學產生連結。像是可以在課堂中進行一些有趣且具有互動性的實驗,例如製作簡單的電路、觀察植物生長等。透過親身體驗,讓女學生們能更深入地理解科學和數學的原理。而平常也可以多多栽培有天分的女學生參加科學和數學競賽,讓她們得到成就感與信心,並培養她們對這些學科的興趣。透過創意和啟發性的課程,我相信女學生們能夠進一步提升對科學和數學的熱愛,並有機會成為未來的科學家和數學家。 返校授課 部分教師質性回饋|國中組 這次的教案設計為《關鍵少數》影片欣賞及物理原理的操作,學生對於人造衛星的模擬感到很有趣,而透過這個操作,讓學生能具體的了解物理原理。本班一直以來都有討論性別平等的議題,所以對於女性在科學上有所成就並不感到陌生。在執行本次課程中,恰好有部《瑪格麗特練習曲》的影片上映,因緣際會下我也到戲院觀賞了這部電影,很少看到電影有描寫女性在數學上的成就,希望藉由這次課程介紹給學生欣賞,也讓學生了解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這是一次很棒的經驗。 在原本校行課程進行前,提供化石教具供學生賞玩,學生表現比其他單元熱烈;這次利用課後時間、採用惠君老師設計的教案補充了史實,也讓學生深刻感受到科學進程的不容易。若時間充足,本教案可以深入探討性別議題,結合社會、綜合領域課程,達到主題統整的效益;學生也能從前人典範學習面對挫折、不公的好辦法,更是將男女一樣、平權的種子灑播於現今世代的潛移契機。對於重力雖身在其中,但艱澀的公式叫人卻步,也抹煞學生興趣。本課程提供學生自己操作的機會,並且由單項變因到更多的衛星試射,學生非常感興趣,甚至因而延誤進入下一階段(觀看關鍵少數精要剪輯)的課程。女學生能立即扭轉【女生先天科學能力不佳】的觀點,是這次課程很棒的收穫;透過科技教具的導入,看到傳統課堂學習不利的男生願意動起來,也讓我有很大的省思,教材與教法都該與時並進、不斷精進,才能提供學生更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