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中小女學生科學興趣 跨領域教案與學習資源 教案 文章 教案 國小 國中 序號 名稱 設計師 序號 名稱 設計師 001 認識女科學家 林昭君 001 微跡解密 楊宗勝 002 科學家大觀園之花草夜燈 張昀穎 002 從性別識讀到媒體識讀 陳亮宇 003 嘰哩咕嚕話科學-風雲兒童召集令 遇見科學夢女孩 廖珮伃 003 速算數學從人腦機算機看乘法公式 李政憲、李慧玲、 張怡雯 004 特別的紙 林昭君 004 諾貝爾獎第一位女性科學家瑪麗居禮 江逸傑 005 桌面不再濕搭搭 張昀穎 005 人工智慧中的性別議題 陳亮宇 006 童「話」陪審團隻穿長褲的女人最麻煩 廖珮伃 006 女生與男生 江逸傑 007 人人都是科學家 張昀穎 007 古生物探秘 陳惠君 008 超女力霸王之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廖珮伃 008 關鍵少數 江逸傑 文章 專訪文章 序號 專訪文章 摘要 01 在STEM領域發展,數學是妳的最佳利器!戴爾科技集團軟體研發副總裁徐士惠 數學是科技發展的根本!小時候就熱愛數學,不畏旁人眼光決心要念數學系的徐士惠副總裁,運用一路追尋數學得來的,邏輯思考、問題解決的優異能力,在戴爾科技從軟體研發到硬體開發,以及工程團隊的帶領都難不倒她! 徐副總認為,女性具備的特質,可以在科技界激發更多創新,也能產生更好的連結。 你只有一點點喜歡數學?想要用科技改善我們的生活?來看看徐副總說了些什麼。 02 小時候的程式設計課所埋下的樂趣在心中發芽,林瑋柔長大圓夢成為軟體工程師 那年夏天的程式夏令營,讓小學二年級的林瑋柔發現自己對理工科的熱愛。即使現在在科技業擔任軟體工程師,大學就讀物理系對於科學的學習,使她學會對萬事抱持著懷疑,並且懂得多方求證,因而在與大家合作的過程中能更接近真理。 瑋柔特別勉勵女同學要對自己有自信!遇到喜歡的事情一定要堅持下去。 科學的學習為你帶來什麼啟發?小時候你也曾有過遠大的夢想?一起來看工程師瑋柔的故事吧~ 03 多方嘗試,不設限地探索!資工系畢業後就讀MBA也啟發多位學生的MBA申請顧問黃之彤Sabina R&S職涯規劃創辦人黃之彤Sabina,自資訊工程學系畢業,後來轉換跑道就讀企業管理研究所而進入商業界至今。工程背景出身的她,同時對商業非常有興趣,能夠具備跨領域的能力,並且不斷地精進自己。Sabina想告訴無論女同學或是男同學,要找到自己最獨特的地方,勇於嘗試各個不同的領域。 04 打破傳統刻板框架,找到學習熱情! 資料工程師張丁瑀 資料工程師張丁瑀從小展現對學業的熱情,在學業的表現十分卓越。 不過,家中的長輩對她的期許較為傳統,她一一打破了這些傳統的框架,透過求知若渴的精神及強大的自學能力,不僅在大學時曾榮獲台大理學院的院長獎,現在也成為了一位十分優秀的資料工程師。 一起來看看張丁瑀的故事,看看她如何保持學習的興趣,也運用身邊的資源,最終成為了自己期待的樣子吧! 05 跨領域學習的實踐家,數理開創未來!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謝依芸教授 各式各樣的行業都很仰賴跨領域的合作,因此培養跨領域能力就顯得更加重要了!臺大謝依芸教授就是一個身體力行的跨域實踐家,在求學的過程中,不僅在大學時期雙主修了化工系和財金系,畢業後到麻省理工大學求學時,也參與了跨學科的研究計畫!透過不斷的學習,培養自己邏輯思考的能力,再轉化這些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就會覺得學習是有用又有趣的事情,一起來看看謝依芸教授的故事吧~ 06 堅持所愛,在AI浪潮站穩腳步! 專訪NVIDIA解決方案架構師陳映嘉 ChatGPT問世之後,AI技術的發展快速席捲人類世界,在被許多人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AI浪潮之中,我們都有興親自參與、見證了這段歷史。而AI技術的問世,當然也開啟了「什麼工作會被淘汰?」的大量討論,正在看這支影片的你,是會擔心自己遭到淘汰,還是已經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全新的挑戰了呢?如果你還沒有想法,也沒關係,邀請你一起來看看,AI晶片的龍頭供應NVIDIA,的解決方案架構師陳映嘉博士,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並且勇敢嘗試跨領域的挑戰,最後在AI的浪潮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一起來看看陳映嘉博士的故事吧! 07 從社團經驗中找到生涯研究目標 專訪清大資工系胡敏君教授 隨著AI技術逐漸走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也開始習慣運用AI技術,解決在學習、工作、生活上會遇到的大小事。人們也不斷從日常經驗當中,挖掘可以引進並運用AI技術的空間。胡敏君教授,就是在喜歡的籃球運動中,找到自己可以運用AI的靈感,進一步研究、並開發出實用的AI工具。未來科技的想像力來自生活經驗的每個角落,一起來看看胡敏君教授的故事,刺激我們的想像力吧! 08 化劣勢為優勢,發揮少數派的超能力—專訪數據視覺化科學家林滿新 從NBA球隊的UX設計師到哈佛數據視覺化科學家,林滿新(Tica)如何突破文化與專業的挑戰?她從文科家庭走入電機系,卻在迷惘中找到了對使用者設計(UX)的熱情,最終開啟精彩職涯。透過Problem Solving哲學,她以分析、探索、整合的方式解決人生難題,讓困境成為成長的契機。想知道她如何突破學習與職場的困境?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她的經驗與思維! 09 運籌學x用數學優化世界 專訪運籌學研究者陳品衣 運籌學如何解決生活難題?機械系博士生陳品衣透過最佳化與動態分析,研究商業交通運輸等領域,讓數學在供應鏈管理、醫療產業中發揮關鍵作用。她因記憶力不佳而愛上邏輯推理,並在機器人課程中設計出創新的咖啡拉花機,展現機械工程的實用價值。雖然機械系女學生稀少,她卻認為學習與性別無關,關鍵是找到熱情與興趣。如果你熱愛邏輯推理、拼圖或程式,或許你也適合探索理工世界! 10 從醫學夢想到科技創新 專訪軟體工程師宋昀蓁 從血液腫瘤科醫師夢想到矽谷軟體工程師,宋昀蓁如何在人生轉折中找到熱情?她從高中科展發現對儀器設計的興趣,進而投入電機與工程領域,最終進入社群軟體產業,專注於機器學習與個人化推薦系統。她認為性別不應是學習與職涯的限制,關鍵在於發掘自己的特質與熱愛。如今,她鼓勵年輕學子:「相信自己,享受逐夢的過程!」想了解她的精彩故事與職場心得?一起來看看吧! 科普文章 序號 名稱 序號 名稱 001 正確的讚美方式 009 烏克蘭與8維空間裡的橘子堆 002 讓逆推法幫你一把 010 PISA公佈臺灣數學成績風光及高焦慮的矛盾 003 哈佛數學系睽違六年的女教授 011 PISA數學表現亮眼,成績落差卻也是世界第一 004 當改革數學的力量受到質疑與抨擊 012 百萬年薪的全職媽媽 005 職場新鮮人薪資大公開 013 【心裡有數】國際護師節專訪 006 真實身分是天才哲學家的小學老師 014 我們可以用SIN、COS 的性質來證明A² + B² = C² 007 休閒時間中的性別議題 015 巴黎奧運競賽項目圖標中的數學與美學 008 中國最早女數學家—班昭